一、拆箱与基础检查(使用前必做)
1. 核对配件完整性
- 检查主机、电源线、清洗篮、说明书、保修卡等是否齐全,配件有无破损(如槽体是否有裂痕、振子是否松动)。
- 确认设备额定电压(如220V/110V)与使用环境匹配,避免直接插错电源导致故障。
2. 熟悉设备结构
- 了解控制面板功能(如电源键、时间/温度调节、模式选择等),明确“超声波开关”“加热开关”等关键按钮位置。
- 确认排水口(如有)是否关闭,避免加水后漏水。
二、准备工作:环境与耗材
3. 选择放置位置
- 放置在平整、稳固的台面,远离热源、水源及振动较大的区域,保持设备周围通风良好(尤其带加热功能的机型)。
- 确保电源线无缠绕、挤压,插头接触良好。 超声波清洗机,质谱分析仪器,医用冷藏箱
4. 清洗液选择与添加
- 优先使用专用清洗剂:根据清洗对象(如金属、玻璃、珠宝、医疗器械等)选择中性或专用清洗液,清水仅适用于轻度污渍或预冲洗。
- 水位控制:加水或清洗液至槽体容积的2/3左右(不超过最高刻度线),避免液体过多溢出或过少导致“空载运行”(空载可能损坏振子)。
- 温度设定:如需加热,初次使用建议从常温或中低温(如40-50℃)开始,避免高温液体溅出烫伤。
三、物品放置与参数设置
5. 正确摆放清洗物品
- 使用清洗篮:将小件物品(如首饰、眼镜、零件)放入清洗篮,避免直接接触槽底或振子,防止划伤或清洗不均。
- 避免堆叠/缠绕:物品之间保留间隙,多孔/盲孔类物件(如带螺纹的零件)需开口向下,确保液体充分渗入。
- 禁洗物品:提前确认说明书中“禁止清洗清单”,如表面镀层脆弱的饰品、不耐震的电子元件(如未做防水的手表)、中空密封物品(可能因空化效应破损)。
6. 设置清洗参数
- 时间:初次使用建议从5-10分钟短周期开始,根据污渍程度逐步调整,避免过长时间导致物品磨损(如珠宝镶嵌处松动)。
- 频率选择(如有多频功能):28KHz适合顽固污渍(如金属油污),40KHz适合精细物品(如眼镜、首饰)。
四、启动与运行观察
7. 开机操作
- 先接通电源,再打开设备开关,确认显示屏或指示灯正常亮起。
- 如需加热,可先启动加热功能(达到设定温度后再开启超声波),避免空加热导致槽体局部过热。
8. 运行中检查
- 观察槽内液体是否有均匀细密的气泡翻腾(空化效应正常现象),若无声响或异常振动,立即断电检查。
- 避免手或身体直接接触运行中的液体(尤其加热时),防止低温烫伤或触电风险。 超声波清洗机,质谱分析仪器,医用冷藏箱
五、结束处理与清洁
9. 停机与物品取出
- 先关闭超声波和加热功能,待液体完全静止后再取出物品,避免残留气泡影响清洗效果。
- 高温液体需冷却后再排水,防止烫伤或损坏排水阀。
10. 设备清洁与维护
- 槽体清洁:用软布擦拭槽内残留污渍,避免使用钢丝球等硬质工具划伤表面;若用腐蚀性清洗剂,需用清水彻底冲洗。
- 滤网清理(如有):取出清洗篮下方的滤网,清除杂质(如脱落的金属屑、污垢),防止堵塞排水口。
- 干燥存放:长期不用时,保持槽体干燥通风,避免水渍残留导致霉菌或金属部件生锈。
六、安全警示(务必注意)
- 禁止空载运行:槽内无液体时切勿开启超声波,以免振子因高频振动过热损坏。
- 儿童/宠物防护:使用时远离儿童,结束后及时断电,避免误触高温部件或误食清洗液。
- 异常情况处理:若出现漏电、异响、漏水等问题,立即断电并联系售后,切勿自行拆解。
总结
初次使用时,建议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,从小负荷、短时间开始测试,逐步熟悉设备特性。针对不同清洗对象(如珠宝、实验室玻璃器皿、机械零件等),可参考厂家推荐的清洗液配方和参数,以达到最佳效果并延长设备寿命。
029-88606415